阴虚体质:烦热躁动,口干口苦
阴虚,是指机体的精、血、精液等阴液不足。由于阴液的亏虚,一方面出现阴液的濡养、滋润、宁静的功能减退;另一方面阴虚不能制约阳气的升动,阳气相对亢盛,从而形成虚而有热的阴虚内热、阴虚阳亢的状态。形成阴虚的原因很多,主要有:阳邪耗伤阴液;劳心过度,阴血暗耗;久病导致的精血不足、精液枯涸等。
阴虚体质可以大致理解为缺水少水。阴液(水)一可濡润滋养,二可制衡阳热。因此阴虚体质会常见不润燥涩、内热上火之象:形体瘦削、皮肤干燥,如果有内热也可以见到油性皮肤、官窍失养或干涩(比如耳鸣、眼睛干涩、咽喉干燥、阴道干涩等)、五心烦热(常手心脚心心口发热而令人心躁不宁,但是体温则完全正常)、兴奋亢奋烦躁、口干、尿少尿黄,或者大便干结,像羊粪一样,一粒一粒的。水不足,自然就容易上火,产生热气,无热不生烦,烦恼躁动总是围绕着阴虚体质的人。
很多阴虚内热的人经常烦恼、躁动,生命体验不好,我们就要想办法让他们静下来。阴虚的人特别适合练静功,比如瑜伽,瑜珈讲究调息调神,动作缓慢、舒展,很安静。练静功,人的心会慢慢安静下来,体内就会生水,就能少生内热。中医认为“静能生水,动能生阳”,因此,阴虚的人要静养心神,阳虚的人要运动形体。阴虚体质的调养和阳虚、气虚体质调养有大不同。
养生方法
阴虚体质者养生关键在于补阴清热,滋养肝肾。五脏之中,肝藏血,肾藏精,因此以滋养肝肾二脏为重点。
精神调养
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,常常心烦易怒,这是阴虚火旺,火扰神明之故,所以应遵循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恬淡虚无”、“精神内守”之养神大法,简单地说就是:加强自我涵养,做到遇事不慌、冷静沉着;平日起居要有规律;在工作中,有条不紊,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执,减少动怒,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;闲暇时间多听悠扬音乐,对于调整情绪、睡眠十分有利,如《摇篮曲》、《小夜曲》等。
饮食调养
饮食宜滋补、清淡,如:蜂蜜、猪蹄、菠菜、小麦、豆腐、芝麻、燕窝、鸭肉、猪肉、松子、白木耳、黑豆、白砂糖、桑葚、蛤蜊肉、蜂乳、鸭蛋、牛奶、豆浆 、甘蔗、香蕉、梨、番茄、绿豆等。食补以甲鱼、银耳、兔肉、蜂蜜、芝麻、梨、鸡蛋为佳。宜热量稍低,含高蛋白、低脂肪、低糖、多维生素;少吃辛味之味的东西,如葱、姜、蒜、韭、椒等;少吃肥腻味重的东西。
阴虚食疗
山药炖兔肉
原料:鲜山药150克,兔肉120克,葱、姜各10克,五香粉、味精、精盐各3克,料酒15克,花生油40克。
功效:养阴生津、润肠通便,适用于阴虚津液不足之大便秘结,消渴者食用。
首乌山楂粥 (治疗肾阴虚)
材料:首乌10克、山楂10克、玉竹10克、粳米20克。
做法:将以上几样进行煎煮。
效果:每日1次,适用于老年及阴虚患者。
枸杞汁大排
主料: 猪排骨(大排) 1000克 辅料: 枸杞子 30克
调料: 黄酒15克 酱油5克 大葱10克 姜10克 白砂糖10克 番茄酱20克 淀粉(豌豆)10克 各适量
制作手艺:
1. 枸杞子按水煮提取浓缩汁30毫升;
2. 葱切段,姜切末,淀粉加水调成湿淀粉,备用;
3. 将大排洗净控水后,剁成6-7厘米宽的扇面块,用刀背将排骨的两面拍过,使肉松软,并在排下端用刀切一小口,以防油炸时排骨卷缩;
4. 将排骨放于搪瓷容器中,加料酒、酱油、葱段、姜末拌匀腌渍半小时,取出控去酱油汁;
5. 锅中油烧至七成热时,放排骨推散,翻动,约炸2分钟,呈金黄色时,捞出沥油,装盘;
6. 另取锅上火,加入香油烧热,加适量白糖、番茄酱及枸杞浓缩汁、清汤少许,烧开后用湿淀粉勾流水芡,浇入装盘之排上。
做法:将鲜山药去皮、洗净、切小块,姜葱洗净,姜切片,葱切段,兔肉切小块。先把油在锅中烧成六成熟,放入兔肉块,用武火烧至兔肉变色;再入山药块、姜、葱同炒,加清汤、五香粉、料酒,以文火烧煮,肉熟山药变软后,加入精盐、味精调味即可。
功能:补血调理,神经衰弱调理,补虚养身调理,滋阴调理,明目调理
运动锻炼
阴虚体质者不宜做过激活动,应着重调养肝肾。
此外,阴虚体质者应忌吃麻辣火锅,麻辣火锅的调料中,常用辣椒、花椒、胡椒、生姜、肉桂皮、八角、小茴香等调味品和香料。这些辛温香燥之品,食后都容易使人上火。这些调料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虚寒或寒湿患者,而阴虚火旺的人食用这些辛温之品,无疑于火上浇油,势必会使症状加重。阴虚体质者吃火锅后,会出现口干舌燥、咽喉肿痛、大便秘结加重的现象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