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28日星期四

胃脘痛


临床上看过不少脾胃病的病患,也许是生活水准高,吃得太好的关系,胃脘痛占了大多数。本病主要症狀是上腹部疼痛長期週期性發作,多為灼痛,伴有噁心、噯氣、泛酸、燒心、嘔吐、或脹滿、食欲不振、失眠等症狀。治療后預後較好,但復發率較高。 

脾胃合称"后天之本"、"气血生化之源",二者互为表里,升降纳化,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。在病理状态下,脾胃亦相互影响,互为因果。大凡外邪侵袭,劳逸失调,饮食失度,肝胆相乘等,或寒热虚实,或气滞血瘀,常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司,升降失调,病证多发,证型复杂。脾胃是很重要的中焦枢纽,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都和它有着很大关系,因为脾胃属中焦,气血生成的源泉亦是运化的中州。它位居中央,统摄全局,可以讲尽管它不是君主之官,可是它仓凛之官,可以说它是一个后勤系统,它的兴衰关系着整个全局的生败。假如一个脾胃功能很好的人,他很少生病,即使生病也不严重。

胃痛,又称胃脘痛,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。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,又称作“心痛”、“胃心痛”等。胃痛的发生,主要由外邪犯胃、饮食伤胃、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,导致胃气郁滞,胃失和降,不通则痛。外邪犯胃 乃外感寒、热、湿诸邪,内客于胃,皆可致胃脘气机阻滞,不通则痛;饮食不节,或过饥过饱,损伤脾胃,胃气壅滞,致胃失和降,不通则痛;情志不畅 忧思恼怒,伤肝损脾,肝失疏泄,横逆犯胃,脾失健运,胃气阻滞,均致胃失和降,而发胃痛;素体脾虚 脾胃为仓廪之官,主受纳及运化水谷,若素体脾胃虚弱,运化失职,气机不畅,或中阳不足,中焦虚寒,失其温养而发生疼痛。

胃痛的病机

胃为阳土,喜润恶燥,为五脏六腑之大源,主受纳、腐熟水谷,其气以和降为顺,不宜郁滞。上述病因如寒邪、饮食伤胃等皆可引起胃气阻滞,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,正所谓“不通则痛”。胃痛的病变部位在胃,但与肝、脾的关系极为密切。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。若忧思恼怒,气郁伤肝,肝气横逆,势必克脾犯胃,致气机阻滞,胃失和降而为痛。肝气久郁,既可出现化火伤阴,又能导致瘀血内结,病情至此,则胃痛加重,每每缠绵难愈。脾与胃同居中焦,以膜相连,一脏一腑,互为表里,共主升降,故脾病多涉于胃,胃病亦可及于脾。若禀赋不足,后天失调,或饥饱失常,劳倦过度,以及久病正虚不复等,均能引起脾气虚弱,运化失职,气机阻滞而为胃痛。脾阳不足,则寒自内生,胃失温养,致虚寒胃痛。如脾润不及,或胃燥太过,胃失濡养,或阴虚不荣,脉失濡养,致阴虚胃痛。阳虚无力,血行不畅,涩而成瘀,可致血瘀胃痛。

胃痛早期由外邪、饮食、情志所伤者,多为实证;后期常为脾胃虚弱,但往往虚实夹杂,如脾胃虚弱夹湿、夹瘀等。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、寒凝、热郁、湿阻、血瘀。其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,胃失和降,不通则痛。胃痛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,可以衍生变证,如胃热炽盛,迫血妄行,或瘀血阻滞,血不循经,或脾气虚弱,不能统血,而致便血、呕血。大量出血,可致气随血脱,危及生命。若脾胃运化失职,湿浊内生,郁而化热,火热内结,腑气不通,腹痛剧烈拒按,导致大汗淋漓,四肢厥逆的厥脱危证。或日久成瘀,气机壅塞,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,致呕吐反胃。若胃痛日久,痰瘀互结,壅塞胃脘,可形成噎膈。

在胃:多属初发,多由外感或伤食所致。症见胃脘胀痛、闷痛,痛无休止,嗳气  ,大便不爽,脉滑。
在脾:多属久病,胃中隐痛,饥时为甚,进食可缓,劳倦则重,休息则轻,  面色萎黄,疲乏无力,大便溏薄,脉缓。
在肝:每与情志不遂有关,常反复发作,胃脘胀痛连胁,窜走不定,太息为快,脉弦。


治疗原则  

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,审证求因,辨证施治。邪盛以祛邪为急,正虚以扶正为先,虚实夹杂者,则当祛邪扶正并举。虽有 “通则不痛” 之说,但决不能局限于狭义的 “通” 法,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“通”法,正如叶天士所谓 “通字须究气血阴阳”。属于胃寒者,散寒即所谓通;属于食停者,消食即所谓通;属于气滞者,理气即所谓通;属于热郁者,泄热即所谓通;属于血瘀者,化瘀即所谓通;属于阴虚者,益胃养阴即所谓通;属于阳虚者,温运脾阳即所谓通。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,才能善用 “通” 法。


分证论治

1、胃气壅滞 → 胃脘胀痛,食后加重,嗳气 → 香苏散

2、肝胃气滞 → 胃脘胀满,攻撑作痛,脘痛连胁,每因情志因素而诱发
  → 柴胡疏肝散

3、胃中蕴热 → 胃脘灼痛,得凉则减,遇热则增 → 泻心汤合金铃子散

4、肝胃郁热 → 胃脘灼痛,痛势急迫 → 化肝煎 

5、瘀血阻滞 → 胃脘疼痛,如针刺、刀割,痛有定处,按之痛甚,食后加剧,
  入夜尤甚 → 失笑散合丹参饮 

6、胃阴不足 → 胃脘隐痛或隐隐灼痛 → 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

7、脾胃虚寒 → 胃痛隐隐,绵绵不休,喜温喜按,空腹或受凉疼痛加剧,
  得饮食或温熨后减轻 → 黄芪健中汤

临床上我治疗胃痛不一定对号入座,我比较喜欢用平胃散、柴胡疏肝、附子理中、小建中、半夏泻心等加减灵活应用来治疗各类型的胃痛。一般上也取得不错的疗效,曾有个病患胃痛了二年多,医院检验无数次,检验结果都说没病,可是他却痛了二年多,他西医常看中医也看不少,一直未见好转,也许因为治病钱也花了不少,最后来义诊找上了我。我开了药方给他自己去中药店捉药,一个星期后他回来复诊,见了我很高兴的说,他的胃痛好了七七八八,他吃了五剂,我跟他改了几味药再叫他多吃几剂。过后一星期不见他再来,再见到他时已经是二个月后的事情了,再来看诊不是看胃痛了,他告诉我胃痛好了。他感叹说他捉药一付才4元而已,他在西医不知花了多少钱啊!我跟他说中医确实“简、便、验、廉”。中医的奥妙在于中医学术的灵魂,就是强调知变、识变、应变。个人体质不一样,绝对不赞同有些人看见人家的病好了,就问吃什么,然后自己也捉药来吃,结果别人吃好了你吃了不见好,道理很简单,不同的体质吃同样的药反应是不一样的。可能方可以一样,但是量就不同了。中医的奥妙在于千变万化啊!


胃痛,中医药辨治具有其独特的优势,临床诊治强调治胃勿忘健脾,总以助脾健运,和胃降逆为要。



2010年1月22日星期五

郁病


临床上郁病的女患者比男患者多,为什么女人总比男人抑郁呢?女人在一个家庭扮演着什么角色?女人之难是什么?有个女人那么说: “如果有来世,我要做男人。恋爱不受伤,失恋不痛苦;不用为了回头率而涂涂抹抹,也没有生理期的痛苦折磨,更不用为了孕育下一代而疼痛流血;站起来是颗大树,躺下来是块磐石。”这就是女人之难吗?曾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士陪老妈子来看诊,老妈子崩漏了一年多,我跟她老妈子看诊后,她跟我聊天,她说她想把子宫切除,我问为什么?她说痛经太痛苦,我说痛经可以治疗呀!接着她又说,医生说子宫切除可以解决痛经,我说即使痛经没有了,没有子宫内分泌失调,你的身体会出现更多问题,她不说什么,我想也许她从来不看中医,只相信西医吧!我也不便多说什么,不信中医者又如何跟她治疗呢?

郁病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、情绪不宁、胸部满闷、胁肋胀痛,或易怒易哭,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。其主要病因为情志所伤。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、癔病、焦虑症、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与中医的郁病相类似。"郁" 在中医学中的概念经历了五气之郁、五脏之郁、气血痰火湿食六郁、情志之郁的演变过程。"郁证"在现代中医学中的涵义主要指情志郁结,亦可称之为"郁病"。

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情绪不稳定而郁。《古今醫統大全‧郁證》篇雲︰“郁為七情不舒,遂成郁結,既郁之久,變病多端”。《景岳全書‧郁證》亦雲︰“凡有氣之郁,則諸病皆有,此因病而郁也”,“至若情志之郁,則總由乎心,此因郁而病也”。其病理变化与心、肝、脾有密切关系。

有个女病患向我诉说她的心总觉得不踏实,战战兢兢,很多事情都让她坐立不安。又有一个女病患说,她无端端的会害怕,一点声音都让她惊吓不已,心一乱她气喘就发作。郁病者需要心灵的辅导,他们见了我总会滔滔不绝的诉说,我会很细心的听也給于安慰,再给一些鼓励的话。总要把她的心安下来啊!有个病患说,她看见我就开心,心情自然会缓解了。郁病者总希望有人分享她的故事吧!把郁闷释放出来,心里就会舒服了。

对于郁病的治疗,我喜欢用逍遥散加减。看病情而论偶尔也用归脾丸、柴胡疏肝、甘麦大枣、半夏厚朴汤等。本病初病多实,以六郁见证为主,病久则由实转虚。临床上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。实证有肝气郁结(柴胡疏肝散)、气郁化火(丹栀逍遥散)、血行郁滞(血府逐瘀汤)、痰气郁结(半夏厚朴汤)、心神惑乱(甘麦大枣汤),虚证有心脾两虚(归脾汤)、心阴亏虚(天王补心丹)、肝阴亏虚(滋水清肝饮)。 


2010年1月19日星期二

往来寒热


前天来了个昔加末远方病人,来时佛堂病患已经很多,也没注意到她。忙中在为病患做治疗时,才注意到这个病患一直在颤抖与抽搐。见她情况比其他病患来的重,在他等待中先问了她的情况。

她一边颤抖一边诉说,从医院出来几天了,在医院治疗期间情况没有改变,医院对她的病没辙,只有给她出院。这几天她很辛苦,忽冷忽热,身体颤抖,上半身右边抽搐很厉害,见她神情辛苦于是马上吩咐配药员取药让她先服下。

我又开始忙碌看其他病患,轮到她看时已经是半个小时后的事情,只见她不再那么颤抖了,也不冷了,她告诉我,她流汗了,整个人舒服了。我看见她笑了,也许这些日子她够折磨了。我再仔细给她看诊,病机为邪客少阳,枢机不利。少阳为三阳之枢。少阳之邪,进可传太阴之里,退可还太阳之表,中处於半表半里之间,其邪:外并於表,半表不解則作寒;內并於里,半里不和則作熱,或表或里无常,故往來寒熱不定也。

小柴胡汤是仲景在《伤寒论》中所创导的,是和解少阳之主方,“伤寒五六日,中风,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……小柴胡汤主之”。我给此病患所开的方正是小柴胡方,还加了几味药。中医治疗疑难杂症自有优势的一面,我老师更是积极推广中医快速治法,吾师说一般人都认为西医很快,其实有不少病症中医也是很快的,如急腹症。世界进步了,科技很发达,很多人认为中医落伍了。科技的发达不表示中医的传统治疗就不行了。从古到今除了环境有变,身体的器官有变吗?还不是一对眼睛、一张口、一双耳朵。。。

临床上用的还是几千年医圣的名方,治疗无数的病患仍然是很有效的。医者与病者之间也讲缘分,有缘者找上我,尽力而为治之。与网友聊天,网友说中国针灸要失传了,中医也难找到一个好的。听了一阵心酸,中医是中国的国宝,同西医相比各有所长啊!有一位知名老中医更是感叹说中国中医十年后也许将要灭亡,不仅想起看过的一篇文章,说的是日本一位医者带学生去中国学中医,回来途中说,现在我们去中国学,以后让他们来日本学。难道中医在中国真的要灭亡了吗?吾师从中国来这里也有六年了,他也感叹说以后的中医发展也许要靠中国以外的国家。除了感叹外也只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