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阳虚体质:火力不足,畏寒怕冷
阳虚体质的人,大热天大家都喜欢吹冷气,他不敢,一吹冷气就手脚冰凉,还要加一件毛衣。 “手冷过肘,足冷过膝”,才是货真价实的阳虚。明代医家张介宾说:“天之大宝,只此一丸红日;人之大宝,只此一息真阳。”阳虚体质就是红日不那么灿烂,真阳不那么温暖,生命力不那么旺盛。真阳在哪里?藏在肾脏,因此阳虚体质的人是肾阳相对不足。
阳气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呢?《素问•生气通天论》中说:“阳气者,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。”意思是说,阳气的鼓舞使人精神焕发,阳气的温煦使人关节筋脉柔韧。阳气盛衰还决定了人的生殖、繁衍能力。人体运行不息的津液、血脉得寒则凝,遇温则行。阳气作为动力、火力,能保证体温,产生能量,促进废物排泄,鼓舞生机,使生命的河流清澈、畅通。
因此,阳气不足容易使人精神不振、消沉,容易筋骨关节疼痛僵硬、痛经、月经推后、不育不孕、水肿、畏寒怕冷以及得各种痛证等,也会使生命的河流壅滞、混浊,新陈代谢不畅通,出现肥胖、多囊卵巢、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。
很多女性,月经前后不能受凉,稍微受凉,就会比别人敏感,出现月经推后或者痛经。有的人不能吃凉东西,一吃凉东西就会拉肚子,拉得很厉害。还有的人,一得病就是寒证,比如说同样是感冒,别人感冒时是喉咙疼,流黄鼻涕,吐黄痰,扁桃腺发炎化脓;阳虚体质的人感冒,就会流清水鼻涕,打喷嚏,喉咙发痒,吐痰吐的是清稀白痰,反映出寒象。阳虚体质的人,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火力劲不够。
养生方法
精神调养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肝气虚则恐”,意思是肝脏功能差的人,容易恐惧,又指出:“心气虚则悲”,这是说心脏功能低下者精神上易出现悲哀的情绪。中医认为,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,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,易于悲哀,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,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,去忧悲、防惊恐、和喜怒、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。
可以灸神阙穴(脐中间),关元(脐下三寸)驱寒。
功效:补元阳,调运脾胃,还有一个就是回阳互托的作用。
饮食调养
多 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:胡桃肉、狗肉、羊肾、羊肉、韭菜、鹿肉、核桃仁、牛鞭、狗鞭、鹿鞭、大蒜、辣椒、鲢鱼、黄鳝、鲫鱼等。多吃温热性的食品,以温暖身 体,活化身体的生理机能,改善贫血等症状,如:杨梅、杏子、樱桃、荔枝肉、栗子、粳米、小麦、高粱、洋葱、鸡肉、海参、带鱼、鲍鱼、糯米、扁豆、香菜、番 瓜、大枣、黑枣、猪肚、猪肝、火腿、红砂糖、酒、醋、生姜、茴香等。
阳虚食疗
苁蓉羊肉粥
肉苁蓉12克,羊肉100克,粳米100克,细盐少许,葱白2茎,生姜3片
分别将肉苁蓉、精羊肉洗净后细切,先用砂锅煎肉苁蓉取汁,去渣,入羊肉,粳米同煮,再加入细盐、生姜、葱白煮为稀粥。服不拘时。
功效:补肾助阳,健脾养胃,润肠通便。
适用范围: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,遗精,早泄,女子不孕,腰膝冷痛,小便频数,夜间多尿,遗尿,以及平素体质羸弱,劳倦内伤,恶寒怕冷,四肢欠温,脾胃虚寒,脘腹隐痛,老人阳虚便秘。
阳虚体质的人关键在补阳。五脏之中,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,脾为阴气生化之源,所以应着重补阳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