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很多人总会那么问我:为什么只做义诊不开诊所呢?
不知该怎么说,目前日子还过的写意,年龄越大更需要更多的时间休息,打拼的日子已经过了,目前只要事业根基还稳定,三餐有着落也够了,钱不需要太多,够用就好!吾师(中国主任医师)说:怎么你们这里的人有机会赚钱也不去拼呢?其实不然,大马华人都很拼,常来义诊看病的病患很多是因劳损而病的。
我与某病患的对话
“如果不是痛得无法忍也不会来治疗!”
“这样拼命工作都是为了孩子吗?”
“是啊!以前开咖啡店日夜劳累,做到全身痛,后来亲朋戚友劝说这样下去迟早倒下去,所以才把咖啡店关了,可是还是无法停顿下来,又跑去做杂工。”
“想做到倒下去才停止吗?”
“就是倒下去了,能爬也要爬着做。”
这就是人生吗?什么是人生?
我们在学校开始被教育成要做个好公民 →
花了很多童年的时光在学习上,最后获得了一张文凭来确保地位 →
参与了一场场不被录用的面试 →
通過了艰难的测试、直到找到工作 →
花了很多精力力求表现直到精疲力尽获取了应得的报赏 →
时间慢慢过去,遇见了生命中的另一半,激情过后家中增加了新的成员,从此改变了目标,因为承诺了永恒的爱,接下来多少夜晚不能阖上眼睛 →
继续努力提升社会地位、无论到哪都是受瞩目的、一直往上爬,最后总于有了成就 →
突然有天公司对你说不需要你了,你感到震惊,你发觉被所有的事情击倒,你快发疯了,失去和他人沟通的意义,年华已经不再,你发觉你生活仿佛像行屍走肉般 →
时间很快过去了,性情变得暴躁、不可理喻,一心想要消滅所有的敵人 →
最后却是沒有完成理想自己卻先倒下。。
我们的人生是这样吗?人生中总有许多不如意之事,常说人生不如意常有八九。。
活的越久,到底会是一种惩罚?还是一种解脱?或许尝试改变,你的人生能看到曙光吧!
“反省就有希望”
→ 賺得少一点,花得少一点
“生活為何匆忙” →
「生活匆忙的理由,不外乎想拥有更多这一辈子或许根本用不著的財富」。
(一針見血,除非有所觉悟,否則一輩子真会這樣渾沌過一生。)
“时间生活学” →
人生快意須尽欢,明朝弄髮散扁舟,不亦快哉。
“寻找悠闲” →
懂得休閒闲的人,才能活得骄傲! 把人生解得怡然自得,不再是一条為財而活的死胡同;有錢沒闲,不要也罷。(沒有休闲的生活,等于没有活著。)
“改变生活态度” →
没钱怎么办?时间那里來?住在何处?终究发现真正问题不在这儿,而是生活态度,如果天天累如蚂蚁,什么都不必谈。
“活得有意思” →
現代人为何活得很不是滋味,美国作家布里曼(B.Blechman)答得好:「生命最大的弔詭是以为它是永恒的,可以尽情揮霍,於是把原本亮彩的生命消磨成灰白」。
“生命是条單行道” →
生命只是一條有去無回的單行道,每個人都只是個「人生旅者」來返一回,充其量百年,终究要离开,活得好的理由,不在財富,不在名位,不在長短,而在於丰不丰富是否很喜欢。
“存在主义” →
单纯的存在,並不难,存在的很有意义,很難。如何使存在变得有意义?
治疗大師弗朗克(V.Frankel)的说法:「懂得為什麼活的人,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能演得精彩」。
“生命魔咒” →
把时间形容成咒語,一點都不為過!人人都說我「没时间」,做這没时间、做那没时间,没时间…没时间…没时间…。」切記:40解得人生好福氣,50理得人生好幸運,60看透紅塵好自在…绝对不要到七老八十再來做。
“金钱四义與人生四要” →
金钱四义:「钱是钱、钱是紙、钱是数字、钱是冥紙」→ 没錯,能用的钱才算钱…為钱丟了生命→ 钱 = 冥紙
人生四要:「想要、必要、该要、需要」→ 想要的永远最多,吃得飽、睡得著、活得好最需要,该要的健康、快乐、自由、精緻生活绝对不可不要,至於必要的 → 命吧!非要不可。」
“重塑生命意义” →
肯定自己、疼惜自己、了解自己。知道自己的价值與天賦。扮演太阳,不做蜡烛两头烧。当生命的导演、主角、设计师。→ 精彩活出每一天。
人生本來就是成功与失敗交疊,悲观的人把失敗當成折磨,乐观的人把失敗當成挑战。没錯!灾难使人失去了快乐,但它正等著你一一拾回。不是吗?尽管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,我们还是要勇敢的面对一切,活着不容易,但是活着却是对生命的一项挑战,用你的智慧之笔,画出缤纷色彩的人生吧!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