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6日星期一

鹤膝风



   临床上来看诊的有不少都是痛症,腰痛、膝盖痛、肩臂痛、鹤膝风、手指足趾关节痛、坐骨神经痛等。大马的痛症还真多啊!这种种的痛症在中医都属于“痹证”范畴。

   痹证是人体肌表、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,气血不能畅通,因而引起肢体、关节、肌肉等处疼痛、酸楚、重着、麻木、屈伸不利等一类疾病,均称痹证。外邪侵袭机体,可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。素体阳气偏盛,内有蓄热者,感受风寒湿邪,易从阳化热,而成为风湿热痹。阳气虚衰者,寒自内生,复感风寒湿邪,从阴化寒,而成为风寒湿痹。

   在辨证论治中又根据疼痛性质分寒、热、虚、实四端,或因气滞、血瘀、血虚、痰瘀、积滞等因素而致“不通则痛、不荣则痛”之痛症。故前贤有“通则不痛、荣则不痛”之说。就现代医学而言,疼痛多为炎症性赘生物,增生性压迫,或局部痉挛等原因引起。

   三个月前我治疗一个患鹤膝风的病患,此人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,也开刀治疗,回来后始终不见好转,医生给了几种药,其中就有止痛丸与抗生素。其家人请我去看诊,初诊时只见膝盖肿大、灼热,开刀缝了几十针,患者只能借助行器行走,不耐久行疼痛不已。本来也想配合用外治法,看其伤口还未完全愈合而作罢!

   鹤膝风病名。指病后膝关节肿大变形,股胫变细,形如鹤膝者。亦名鹤游风、游膝风、鹤节、膝眼风、膝疡、鼓槌风等。见《外科心法》卷五。该病多由经络气血亏损,风邪外袭,阴寒凝滞而成。病初多见膝关节疼痛微肿,步履不便,并伴见形寒发热等全身症状;继之膝关节红肿焮热,或色白漫肿,疼痛难忍,日久关节腔内积 液肿胀,股胫变细,溃后脓出如浆,或流粘性黄液,愈合缓慢。

   患者是偏向西医的,起初他坚决反对中西医治疗的,他对其老伴说西医就西医,又配合中医不知会带来什么效果吗?由于家人劝告,西医治了那么久不见好转,也许中医可以的,而且又听闻医生说,未来三个月如果还不能站起来,恐怕以后也只能借助行器了。勉强试试中医吧!

   患者鹤膝风之病乃因湿引起,我用二妙为基础方再加几味单味药治疗,后见其伤口愈合,药与针并用。治疗当中患者从用助行器换拐杖,然后放弃拐杖自己可以步行,恰恰好是一个月。是的,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他治好了。中医还是行的,也很便宜,他在医院一个多月用费是三万多,我开方药给他煎煮,前后就只花了百多元。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教授说中医 “简、便、验、廉” 说的没错,确实是这样!!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