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23日星期三

五脏排毒方法与养生穴

最近网上游览发觉热门话题“五脏排毒养生方法”,觉得即简单又实用,尤其简单的五个穴位就有有良好的保健作用。为了能让更多人对中医的认识,近来我也积极的整理一些中医资料来作为我讲座会的主题。

繁忙的现代生活,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忽略了,或许生活真的不容易,临床上来看诊的病患很多都是劳损而致病的。人为何而活?很现实的一个问题,累出病后往往一生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也全贡献给医疗了。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?人总是在病床上的时候,才醒觉遗憾的事情很多很多,自己也模糊为何而活了。健康才是财富,活得心安理得日子过得平淡又有什么关系呢?吃饭的时候不吃饭、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、睡觉的时间还在看电视、享受夜生活。颠倒的生活如何不致病呢?

我们体内有很多毒素,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、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“毒”,例如瘀血、痰湿、寒气、食积、气郁、上火。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,就会加速五脏的衰老,然后由五脏供养的皮肤、筋骨、肌肉、神经也就跟着一起衰老了。虽然毒素深藏,但它们在身体表面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,不同的外在表现代表毒素藏在哪里。

五脏有毒素了,我们该怎么办?以下就是身体彻底排毒的简单方法:

(一)肝

如果肝脏有了毒素表现在:

1. 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,或是向下凹陷。中医认为“肝主筋”,指甲是“筋”的一部分 ,所以毒素在肝脏蓄积时,指甲上会有明显的信号。
2. 乳腺出现增生,经前乳腺的胀痛 明显增加。乳腺属于肝经循行的路线,一旦肝经中有“毒”存在,乳腺增生随即产生,尤其在经血即将排出时,会因气血的充盛而变得胀痛明显。
3. 情绪容易抑郁。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,一旦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,阻塞气的运行,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.
4. 偏头痛,脸部的 两侧长痘痘,还会出现痛经。脸部两侧以及小腹,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“ 一亩三分地”,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,身体就出问题了。

肝 - 排毒方法

1. 吃青色的食物。按中医五行理论,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,起到很好的、 疏肝、解郁、缓解情绪作用,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。中医专家推荐青色的橘子或柠檬,连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柠檬水,直接饮用就好。
2. 枸杞子提升肝脏的耐受性。除了排毒之外 ,还应该提升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。这种食物首推枸杞,它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,可以提升肝脏对毒素的耐受性。食用时以咀嚼着吃最好,每天吃 20-30克。
3. 按压肝脏排毒要穴。这是指太冲穴, 位置在足背第一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 中 。用拇指按揉3~5分钟,感觉轻微酸胀即可。 不要用太大的力气,轻轻揉即可。

主治〗:头痛,眩晕,疝气,月经不调,癃闭,遗尿,小儿惊风,癫狂,痫证,胁痛,腹胀,黄疸,呕逆,咽痛,目赤肿痛,足跗肿,膝股内侧痛,下肢痿痹。

肝脏最佳排毒时间 :

01:00~02:00 am,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,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,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。 肝的排毒,需在熟睡中进行,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应该熟睡,不要熬夜,此时不睡觉的话,你的肝脏就会因此很累,久而久之肯定会受损,所以你一定要注意要保证夜间充足的睡眠。


(二) 心

如果心脏有了毒素表现在:

1. 舌头溃疡。中医认为舌和心脏的关系最为密切,所以溃疡长在舌头上,通常认为是心脏有内火 ,或是火毒。
2. 额头长痘。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, 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,这个属地也会沸腾,于是此起彼伏地出现很多痘痘。
3. 失眠,心悸。心脏处于不停的工作中,当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,睡眠不会安稳。
4. 胸闷或刺痛。心脏内出现瘀血也是一种毒素,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车,轻一些的是胸闷,重一些的则会出现刺痛。

心 - 排毒方法

1. 吃苦排毒。首推 莲子芯,它味苦, 可以发散心火,虽然有寒性,但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,所以一向被认为是最好 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。可以用莲子芯 泡茶 ,不妨再加些竹叶或生甘草,能增强莲子芯的排毒作用。
2. 绿豆利尿排毒。绿豆可以通过利尿、清热的办法,来化解并排出心脏的毒素,但吃绿豆时要用液体的形式,例如绿豆浆或绿豆汤,绿豆糕的效果会差一些。
3 . 按压心脏排毒要穴。这是指少府穴,位置在手掌心,第4、5掌骨之间,握拳小指尖下所指处即是。 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,左右手交替。

主治〗: 心悸,胸痛,小便不利,遗尿,阴痒痛,小指挛痛。

心脏最佳排毒时间

中午11~13点是心脏最强的时间,可以吃些保心、助排毒的食物,例如 : 茯苓、黄豆、黑芝麻、小枣、莲子等。


(三)脾

如果脾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:

1. 面部长色斑。长斑的女性通常消化系统能力弱一些。
2. 白带过多。脾主管体内排湿,如果湿气过多,超出了脾的能力,就会出现体内湿气过盛,白带增多是其中的一个体现。
3. 脂肪堆积。脂肪在中医里另有一个名字:
痰湿,是由于脾的消化功能不佳, 不能及时把垃圾毒素排出体外而产生的。有效的减肥必须围绕恢复脾胃正常代谢 痰湿的主题来做,否则就会反弹。
4. 口气明显,唇周长痘或溃疡。口唇周围都属于脾,当脾中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 ,蓄积的毒素就要找机会从这些地方爆发出来。

脾 - 排毒方法

1. 吃酸助脾脏排毒。例如乌梅、醋,这是用来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,可以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,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体外。同时酸味食物还具有健脾的功效,可以很好地起到“抗毒食品”的功效。
2. 饭后走一走。运动可以帮助脾胃消化,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,不过需要长期坚持,效果才会更好。
3. 按压脾脏排毒要穴。
这是指商丘穴,位置在内踝前商丘穴下方的凹陷中,用手指按揉该穴位,保持酸重感即可,每次3分钟左右。

主治:腹胀,肠鸣,腹泻,便秘,消化不良,足踝痛,神经性呕吐,急慢性胃炎,肠炎等。

脾脏最佳排毒时间

餐后是最容易产生毒素的时刻,食物如果不能及时的消化或是吸收,毒素就会积累很多。除了饭后走一走,因为甘味健脾,还可以在吃完饭1小时吃1个水果,帮助健脾、排毒。


(四) 肺

如果肺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:

1. 皮肤呈锈色,晦暗。中医认为肺管理全身的皮肤,皮肤是否润泽、白皙,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。当肺中毒素比较多时,毒素会随着肺的作用沉积到皮肤上,使肤色看起来没有光泽。
2. 便秘。中医认为,肺脏和大肠是一套系统,当上面肺脏有毒素时,下面肠道内也会有不正常淤积,就出现了便秘。
3. 多愁善感,容易悲伤。毒素在肺,会干扰肺内的气血运行,使得肺脏不能正常舒畅胸中的闷气,被压抑得多愁善感起来。

肺 - 排毒方法

1. 萝卜是肺脏的排毒食品。在中医眼中,大肠和肺的关系最密切,肺排出毒素程度取决于大肠是否通畅,萝卜能帮助大肠排泄宿便,生吃或拌成凉菜都可以。
2. 百合提高肺脏抗毒能力。肺脏向来不喜欢燥气,在燥的情况下,容易导致积累毒素。蘑菇、百合有很好的养肺滋阴的功效,可以帮肺脏抗击毒素,食用时加工时间不要过长,否则百合中的汁液会减少,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。
3. 排汗解毒。肺管理皮肤,所以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,让汗液带走体内的毒素,会让我们的肺清爽起来。除了运动以外,出汗的方法还可以是热水浴, 浴前水中加一些生姜和薄荷精油,使汗液分泌得更畅快,排出身体深处的毒素。
4. 深呼吸。每次呼吸时,肺内都有残余的废气无法排出,这些废气相对于那些新鲜、富含氧气的空气来讲,也是一种毒素。只需几个深呼吸,就能减少体内废气的残留。
5. 按压肺脏排毒要穴。 有利肺脏的穴位是合谷穴,位置在手背上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,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,用力按压。

有调节内分泌的功能,可平衡免疫系统;改善脾胃功能。

主治
头痛,目赤肿痛,鼻出血,牙痛,牙关紧闭,口眼歪斜,耳聋痄腮咽喉肿痛,热病无汗,多汗,腹痛,便秘,经闭,滞产

肺脏最佳排毒时间

肺脏最强的时间是早7点~9点,此时最好能够通过运动排毒。在肺最有力的时候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,能强健肺排出毒素的功能。


(五) 肾

如果肾脏有了毒素表现在 :

1. 月经量少,或经期短,颜色暗。 月经的产生和消失,都是肾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现,如果肾脏中有很多毒素,经血就会减少。


2. 水肿。肾脏管理体内的液体运行,肾脏堆积毒素后,排出多余液体的能力降低,就出现了水肿。
3. 下颌长痘。脸部下颌部位由肾管辖,肾的排毒不足,多余的毒素会表现在下颌部位。
4. 容易疲倦。身体内的毒素消耗了肾的能量, 肾脏提供的能量减少,于是出现体倦, 神疲嗜睡,四肢无力。

肾 - 排毒方法

1. 排毒食品:冬瓜。冬瓜富含汁液,进入人体后,会刺激肾脏增加尿液,排出体内的毒素。食用时可用冬瓜煲汤或清炒,味道尽量淡一些。
2. 肾脏抗毒食品:山药。山药虽然可以同时滋补很多脏器,但最终还是以补肾为主,经常吃山药可以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。拔丝山药是很好的一种食用方法,用焦糖“炮制”过的山药,补肾抗毒的功效会相应增强。(将细砂糖以小火煮至熔化,呈深褐色时即可加入热水拌匀,即为焦糖。)
3. 按压肾脏排毒要穴涌泉穴。 经常按揉它,排毒效果明显。涌泉穴位置在 足底的前1/3处(计算时不包括足趾),这个穴位 比较敏感,不要用太大的力度,稍有感觉即可, 以边按边揉为佳,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。

主治:神经衰弱、精力减退、倦怠感、妇女病、失眠、多眠症、高血压、晕眩、焦躁、糖尿病、过敏性鼻炎、更年期障碍、怕冷症、肾脏病等。

肾脏最佳排毒时间

肾脏最适合排毒的时间是早晨5~7点,身体经过一夜的修复,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肾脏,所以早晨起来最好喝一杯白水,冲刷一下肾脏,将毒素排出体外.


除了以上5个排毒养生穴位,我再给大家介绍几个很有效的养生穴位:


1.
足三里

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。它位于腿部外膝眼下三寸,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。

足三里是个保健穴,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,可健脾壮胃,扩张血管,降低血液凝聚,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,扶正祛邪,提高人体的免疫力,消除疲劳,恢复体力。

主治:胃病、腰痛、腹泻、痢疾、便秘、头痛眩晕,下肢瘫痪,半身不遂,膝胫酸痛,消化系统疾病。 


2 .
内关穴

内关穴位置:取此穴道时应要病人采用正坐或仰卧,仰掌的姿势,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,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,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。

主治:晕车、孕吐、手臂疼痛、眼睛充血、头痛、恶心想吐、上腹痛、胸肋痛、心绞痛、呃逆、月经痛、腹泻、精神异常等。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—,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,如治疗月经痛等。月经痛可以压“内关”的穴位。—面缓缓吐气,用力按压2秒钟,反复做5次。


3 .
三阴交

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;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。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,压的时候会有压痛。

所谓“妇科三阴交”,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。

常揉三阴交穴位,终身不变老

主治:生理痛、脚底肿胀、过胖过瘦(增肥减肥)、生理不顺、手脚冰冷、冷感症、更年期障碍、不孕症、月经痛、妊娠恶阻等妇科多种疾病。此外,对胃酸、
食欲不振也有效。


4 . 风池

风池穴位置在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,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的左右即是。

按揉风池穴,具有祛风解表、平肝熄风、清热明目、健脑通络的功能。对感冒、颈项强痛、肩膀酸痛、落枕、头痛眩晕、失眠健忘、高血压、眼睛疲劳、耳鸣、口眼歪斜的人都有疗效。


保健的方法很多,关键的是要坚持,无论那一种方法,只要坚持了,必定会有好的效果。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