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爱美是人的天性,不只是女性,现代男人也爱美,有张漂亮的脸孔,对自己也信心满满。上个星期在讲座会上,有个少女向我询问,脸上的痤疮该怎么治疗?网友也问我内分泌失调满脸都是痘痘怎么办?
痤疮又称粉刺或是青春痘,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,由于受机体内雄性激素的影响,多发于青春期,好发于面部,是由于皮脂腺大量分泌皮脂,皮脂无法排出而使毛囊阻塞,而产生的炎症,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。中医认为痤疮属肺凤粉刺范畴。临床中患者多为青年阳盛之体,阳常有余,多伴有热象,加之进食发物或精神紧张,外用品刺激等,则易出现热毒袭于上部而成为痤疮。在本病过程中热毒贯穿始终,随着热毒入侵,由表及里,由经入络,病情逐渐加重,最终热毒阻滞经络,生瘀生痰,热痰瘀结而致囊肿结节。或脾胃湿热,加之食肥腻食物,或因不良情绪、内分泌失调导致血热毒盛,湿瘀郁颜面而成。只有分清痤疮的各种类型,才能对症治疗。
(一) 肺热血热型本型多见于粉刺、丘疹型痤疮,为痤疮诸型中较轻。表现为黑白头粉刺,毛囊性红丘疹,皮疹米粒至绿豆大小,患者多易外感风热,伴咽干便燥等症,舌红、苔黄、脉弦数。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 :枇杷叶、桑白皮、黄芩、 炒山栀、黄连、黄柏、甘草等随症加减。
(二) 脾胃湿热型本型多见于丘疹型、脓疱型痤疮。因患者多嗜食肥甘之品,致脾胃积湿生热,湿热上壅而致。表现为红色丘疹、脓丘疹,常伴有脘胀不适,饮食不佳,大便正常或干燥等症;舌红、苔白腻或黄腻、脉濡数或滑数。方用茵陈蒿汤加减 :茵陈、 板蓝根、栀子、大黄、黄连、黄柏、滑石、 甘草 、茯苓、 猪苓等随症加减。
(三) 肝胆湿热型本型多见于脓疱、囊肿型、多因素体肝经有热,加之嗜食辛辣肥甘之品,酿成肝胆湿热,上蒸于颜面而致。表现为,红色丘疹、脓疱、伴有口苦、面色潮红、舌红、苔黄腻、脉弦数有力。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:龙胆草、 黄芩、 桅子、 泽泻、 木通、当归、生地、 柴胡、 生甘草等随症加减。
(四) 血瘀痰凝型本型多见于结节型,聚合型痤疮。患者湿痰较甚,气滞血瘀,热毒痰瘀胶结致皮疹经久不愈,皮损色暗红,质硬,或质软有弹性。舌红或暗红,边有瘀点或瘀斑,脉弦或涩。方用化瘀散结丸加减:全瓜萎、 胆南星、 陈皮、 半夏、 昆布、三棱、 莪术、 桃仁、 红花等随症加减。
(五) 热毒夹瘀型:皮疹以脓疮、炎性丘疹为主,疼痛,伴有口干、口臭、心烦、大便干、小便黄、舌红苔黄燥、脉滑。方用五味清毒饮后合黄莲解毒汤加减。常用药:黄芩、黄柏,栀子、石膏、野菊花、金银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当归尾、桃仁、红花等。
中药外治法
• 颠倒散:大黄、硫黄各等分研末,茶水调搽,晚上涂面,
晨洗去。
• 鹅黄散:绿豆粉30克,滑石粉15克,黄柏10克,轻粉10克
,共研细末,麻油调搽。
• 轻粉,白附子,黄岑,白芷,防风各3克,共研细末炼蜜为丸
,用以擦洗面部,1-2次/日。
除粉刺偏方 :鲜黄瓜汁、白醋等量调匀,先用热水洗脸后再涂脸,
一日三次,涂后过10分钟用温水洗去,连用半个月。
可以引起痤疮的诱因很多,大概有以下几点
⑴ 大便干燥:时常大便干燥影响胃肠功能,心血管功能的正常发挥。不利于身体健康,升者不升,降者不降,毒素上升可导致头晕,疲乏,口舌生疮,牙龈肿痛,毛细血管扩张,这些都可严重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。
⑵ 偏嗜辛辣、油腻、烟酒者:偏嗜麻辣,烟酒可引起大便干燥,营养结构不平衡,损害胃肠功能,使痤疮发生。
⑶ 海鲜产品:熟食、生食物均可诱发痤疮发生。
⑷ 心理状态不平和,精神紧张,烦躁易怒,睡眠不足。
⑸ 雄性激素分泌过多;
⑹ 油性皮肤:油性皮肤者容易产生痤疮,阻塞毛孔。
⑺ 空气污染:污染的空气中重金属离子增多,堵塞毛孔,损伤皮肤;使皮肤受过量紫外线照射,另外,环境噪音可使皮肤处于紧张的防御状态,影响皮肤代谢。
⑻ 外用劣质化妆品长期刺激皮肤,并使毛囊孔堵塞,容易诱发痤疮的形成。
⑼ 月经不调:
⑽ 长期使用皮质炎激素、易引起痤疮。
⑾ 长期处在冷热温差较大的空调环境中,这也是痤疮诱发因素。
中医认为,痤疮乃肺热熏蒸或脾胃积热外犯皮肤而致。辛香、辛辣刺激之品性热,服食这类食物会使“青春痘”加重或复发。所以,烟、酒、浓茶、咖啡、辣椒、大蒜、韭菜、狗肉、雀肉、虾等、均不宜食用。
痤疮又称粉刺或是青春痘,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,由于受机体内雄性激素的影响,多发于青春期,好发于面部,是由于皮脂腺大量分泌皮脂,皮脂无法排出而使毛囊阻塞,而产生的炎症,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。中医认为痤疮属肺凤粉刺范畴。临床中患者多为青年阳盛之体,阳常有余,多伴有热象,加之进食发物或精神紧张,外用品刺激等,则易出现热毒袭于上部而成为痤疮。在本病过程中热毒贯穿始终,随着热毒入侵,由表及里,由经入络,病情逐渐加重,最终热毒阻滞经络,生瘀生痰,热痰瘀结而致囊肿结节。或脾胃湿热,加之食肥腻食物,或因不良情绪、内分泌失调导致血热毒盛,湿瘀郁颜面而成。只有分清痤疮的各种类型,才能对症治疗。
(一) 肺热血热型本型多见于粉刺、丘疹型痤疮,为痤疮诸型中较轻。表现为黑白头粉刺,毛囊性红丘疹,皮疹米粒至绿豆大小,患者多易外感风热,伴咽干便燥等症,舌红、苔黄、脉弦数。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 :枇杷叶、桑白皮、黄芩、 炒山栀、黄连、黄柏、甘草等随症加减。
(二) 脾胃湿热型本型多见于丘疹型、脓疱型痤疮。因患者多嗜食肥甘之品,致脾胃积湿生热,湿热上壅而致。表现为红色丘疹、脓丘疹,常伴有脘胀不适,饮食不佳,大便正常或干燥等症;舌红、苔白腻或黄腻、脉濡数或滑数。方用茵陈蒿汤加减 :茵陈、 板蓝根、栀子、大黄、黄连、黄柏、滑石、 甘草 、茯苓、 猪苓等随症加减。
(三) 肝胆湿热型本型多见于脓疱、囊肿型、多因素体肝经有热,加之嗜食辛辣肥甘之品,酿成肝胆湿热,上蒸于颜面而致。表现为,红色丘疹、脓疱、伴有口苦、面色潮红、舌红、苔黄腻、脉弦数有力。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:龙胆草、 黄芩、 桅子、 泽泻、 木通、当归、生地、 柴胡、 生甘草等随症加减。
(四) 血瘀痰凝型本型多见于结节型,聚合型痤疮。患者湿痰较甚,气滞血瘀,热毒痰瘀胶结致皮疹经久不愈,皮损色暗红,质硬,或质软有弹性。舌红或暗红,边有瘀点或瘀斑,脉弦或涩。方用化瘀散结丸加减:全瓜萎、 胆南星、 陈皮、 半夏、 昆布、三棱、 莪术、 桃仁、 红花等随症加减。
(五) 热毒夹瘀型:皮疹以脓疮、炎性丘疹为主,疼痛,伴有口干、口臭、心烦、大便干、小便黄、舌红苔黄燥、脉滑。方用五味清毒饮后合黄莲解毒汤加减。常用药:黄芩、黄柏,栀子、石膏、野菊花、金银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当归尾、桃仁、红花等。
中药外治法
• 颠倒散:大黄、硫黄各等分研末,茶水调搽,晚上涂面,
晨洗去。
• 鹅黄散:绿豆粉30克,滑石粉15克,黄柏10克,轻粉10克
,共研细末,麻油调搽。
• 轻粉,白附子,黄岑,白芷,防风各3克,共研细末炼蜜为丸
,用以擦洗面部,1-2次/日。
除粉刺偏方 :鲜黄瓜汁、白醋等量调匀,先用热水洗脸后再涂脸,
一日三次,涂后过10分钟用温水洗去,连用半个月。
可以引起痤疮的诱因很多,大概有以下几点
⑴ 大便干燥:时常大便干燥影响胃肠功能,心血管功能的正常发挥。不利于身体健康,升者不升,降者不降,毒素上升可导致头晕,疲乏,口舌生疮,牙龈肿痛,毛细血管扩张,这些都可严重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。
⑵ 偏嗜辛辣、油腻、烟酒者:偏嗜麻辣,烟酒可引起大便干燥,营养结构不平衡,损害胃肠功能,使痤疮发生。
⑶ 海鲜产品:熟食、生食物均可诱发痤疮发生。
⑷ 心理状态不平和,精神紧张,烦躁易怒,睡眠不足。
⑸ 雄性激素分泌过多;
⑹ 油性皮肤:油性皮肤者容易产生痤疮,阻塞毛孔。
⑺ 空气污染:污染的空气中重金属离子增多,堵塞毛孔,损伤皮肤;使皮肤受过量紫外线照射,另外,环境噪音可使皮肤处于紧张的防御状态,影响皮肤代谢。
⑻ 外用劣质化妆品长期刺激皮肤,并使毛囊孔堵塞,容易诱发痤疮的形成。
⑼ 月经不调:
⑽ 长期使用皮质炎激素、易引起痤疮。
⑾ 长期处在冷热温差较大的空调环境中,这也是痤疮诱发因素。
中医认为,痤疮乃肺热熏蒸或脾胃积热外犯皮肤而致。辛香、辛辣刺激之品性热,服食这类食物会使“青春痘”加重或复发。所以,烟、酒、浓茶、咖啡、辣椒、大蒜、韭菜、狗肉、雀肉、虾等、均不宜食用。
痤疮者食疗应以清热凉血为主,兼以润肠通便。平常应多吃些清凉祛热的食物,如瘦猪肉、猪肺、兔肉、鸭肉、鲫鱼、蘑菇、银耳、黑木耳、芹菜、菠菜、苋菜、莴笋、苦瓜、丝瓜、黄瓜、冬瓜、西红柿、茭白、绿豆芽、绿豆、黄豆芽、豆腐、莲藕、西瓜、梨、桑椹、柚子、山楂、苹果等。
补药大多为温热之品,补后使人内热更甚,更易诱发痤疮因此,诸如人参、鹿茸、紫河车等补品均不宜服用。